深圳建筑工程律师

联系电话:13631630508
律师信息
叶华刚-深圳建筑工程律师照片展示

叶华刚律师

  • 律所:

    广东卓建(龙岗)律师事务所

  • 电话:

    13631630508

  •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创投大厦4001

您的位置: 首页> 文章详情

陈卓达与张彼得股东权纠纷案

添加时间:2016年12月1日 来源: 深圳建筑工程律师   http://www.ccqybgls.cn/

上 海 市 第 二 中 级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03)沪二中民三(商)终字第236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陈卓达,男,1955年11月25日生,汉族,住上海市国定路600弄39号104室。
  委托代理人廖佩娟,上海市商惠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钱骋,上海市商惠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张彼得,男,1952年10月4日生,汉族,住上海市邯郸路524弄6号503室。
  委托代理人孙波,男,1963年10月22日生,汉族,住上海市双阳北路288弄66号302室。
  委托代理人胡敏华,上海市申中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第三人上海延吉工贸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杨浦区延吉一村16号。
  法定代表人钟文龙,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黄桂林,上海市永怡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第三人上海惠强泡沫保温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沪太路8885号。
  法定代表人姜友忠,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孙新琪,该公司员工。
  上诉人陈卓达因与被上诉人张彼得、原审第三人上海延吉工贸公司(下称延吉公司)、原审第三人上海惠强泡沫保温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惠强公司)股东权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2002)杨民二(商)初字第111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上海伊丹餐饮有限公司(下称伊丹公司)系2000年10月23日登记设立,公司股东为张彼得、延吉公司、惠强公司,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00万元,其中张彼得以实物出资,占资本比例45%,任伊丹公司董事长。2001年2月27日,张彼得向陈卓达出具收条一份,内容为:“今收到陈卓达现金计人民币壹拾万元正(100000)作为投入伊丹餐饮有限公司的股本金,到时按比例参加分红。(注:原陈卓达壹张贰万元欠条作废)(陈卓达的股份挂在本人名下)。”至涉讼,伊丹公司未分红。
  2003年2月17日,延吉公司和惠强公司各出具相同内容的书证,证明其作为伊丹公司的股东之一不清楚张彼得收到陈卓达现金人民币拾万元作为投入伊丹公司的股本金一事,也从未办理增加股东的事宜。原审审理中,惠强公司提供张彼得投资明细表,确认张彼得陆续投入伊丹公司帐上人民币246万元,原审法院经查伊丹公司自2000年8月至 2001年3月的财务帐册,属实。
  原审法院认为,张彼得于伊丹公司设立时即为该公司股东,嗣后张彼得依约收取陈卓达款项作为投入伊丹公司的股本金,陈卓达股份挂在张彼得名下,故陈卓达系隐含于张彼得名义下的出资人。陈卓达隐名投资于伊丹公司,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故可认定有效。至于陈卓达以张彼得既未增资也未转让出资额为由,主张其所付款项系借款一节,原审法院认为,首先,须依法定程序办理公司增资事宜系伊丹公司之法定义务,但陈卓达仅以伊丹公司对其出资未办理增资事宜为由主张其所付款项系借款,从而要求确认参股行为无效,显无法律依据。其次,因陈卓达系隐名投资,而张彼得未依公司法规定的显名股东股权转让程序办理股权转让,并无不当。最后,因陈卓达出资系隐含于张彼得之名下, 现张彼得在伊丹公司持有的股份额并不少于陈卓达出资额,故未影响陈卓达正常行使其隐名投资所享有的相应权利。综上,陈卓达主张其支付给张彼得的款项系借款,因既无事实根据,又无法律依据,故不予采信。陈卓达要求确认参股行为无效并返还出资款之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1、陈卓达要求确认参股行为无效之诉讼请求,不予支持;2、陈卓达要求张彼得返还人民币100,000元之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案件受理费人民币3,510元,由陈卓达负担。
  判决后,陈卓达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其上诉理由是:本案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并非伊丹公司的正常股东关系,上诉人交给被上诉人的10万元是借款,而非投入伊丹公司的投资款,被上诉人在收条上所写“陈卓达的股份挂在本人名下”系被上诉人自己所为,被上诉人没有告知过上诉人其在伊丹公司的股份额度,更没有将被上诉人在伊丹公司中的部分股份转让给上诉人享有,上诉人也未从中获得利益,故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只能是借款,不可能存在其它含义。被上诉人杜撰10万元钱款“作为投入伊丹公司的股本金,到时按比例参加分红”的事实,这完全是被上诉人欺骗上诉人的行为。原审法院在未查明本案主要事实和证据的前提下,确认《收条》为隐名股东的依据不符合事实,其适用法律也是错误的。此外,在程序上,原审法院应将伊丹公司列为第三人。综上,上诉人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支持上诉人的一审诉讼请求。
  被上诉人辩称:陈卓达收到《收条》后,从未提出过异议。公司成立之初,业绩良好。后各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投入的股本金出现风险。因此,上诉人以借款的名义提出起诉。原审法院已审理清楚张彼得投入伊丹公司的资金远远大于陈卓达的10万元,且没有事实证明陈卓达的10万元未投入伊丹公司。至于陈卓达未得到收益,系因 2000年10月至今伊丹公司未分过红。故上诉人的上诉请求无法律依据。被上诉人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原审第三人延吉公司述称:其不清楚陈卓达投入伊丹公司10万元款项事宜。作为股东之一,其未参加过增加股东的会,截至2000年底,被上诉人投资的246万元中未反映出上诉人的10万元。故延吉公司认为应支持上诉人的请求。
  原审第三人惠强公司同意延吉公司的上述意见。
  经审理查明:原审认定的事实属实。
  本案审理中,陈卓达确认其在伊丹公司成立之初就在该公司工作。
  本院认为:根据本案事实及各方提供的证据,可以证实陈卓达交付给张彼得10万元,其意思表示非常明确,系作为投入伊丹公司的股本金而加入,且该股本金是作为隐名投资挂在张彼得名下。虽然陈卓达在上诉中称有关《收条》是由张彼得单方面所写,与实际事实不符,但是,由于该《收条》是陈卓达提出本案诉讼主张的主要证据,且陈卓达在收到张彼得出具的《收条》后,并未对《收条》内容提出过任何异议,与此同时,陈卓达在伊丹公司成立之初就在该公司工作,因此,陈卓达应当对其交付张彼得10万元的性质是明知而且确定的。陈卓达认为该《收条》存在欺骗性,但其未提供相关证据,本院不予采信。关于陈卓达称其从未享受过伊丹公司的股本利益,因而其不是伊丹公司股东。对此,本院认为,是否享受过股本利益不是确定股东地位的标准,陈卓达以其隐名投资的行为,确立了其隐含于张彼得名下的股东地位,其作为隐名投资的股东,只要张彼得通过伊丹公司获得过股本利益,陈卓达就可依据其投资份额获取相应的股本利益,现由于伊丹公司成立至今未进行过利润分配,因此,陈卓达未享有相关利益,不能当然否定其隐名股东的地位。此外,以张彼得的名义投入伊丹公司的钱款是否一一对应的反映出陈卓达投入的10万元款项,也不是确立陈卓达隐名投资股东地位的条件,只要张彼得在其投入的股本款中确认10万元系陈卓达投入,且总投资款大于张彼得作为显名股东应当支付的注册资本,那么,陈卓达的隐名股东地位即已确立。陈卓达要求确认参股行为无效,无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信。陈卓达诉称其交付张彼得的10万元款项不是投资款,而是借款,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亦不予采信。至于陈卓达提出原审法院应追加伊丹公司为第三人的问题,因伊丹公司是否列为第三人,并不影响本案的最终处理,因此,原审法院未列伊丹公司为第三人,并无不妥。综上,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判决结果正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五十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诉讼费人民币3,510元,由上诉人陈卓达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耿沛宇
审 判 员 陈 默
代理审判员 刘志宏


二00三年九月八日

书 记 员 薛凤来




联系电话:13631630508

Copyright 2018-2024

深圳建筑工程律师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备案 网站支持:中国大律师网